怒江州人民政府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州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 第1105047号的答复

浏览:0  来源: 作者:  语音阅读正文


索引号
MB1622864-2020-142068
发文机构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文      号
怒文旅发〔2020〕63号
发文日期
2020-06-22 09:22:47

浦德美(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怒江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挖掘保护意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开展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工作

(一)怒江州住建局按照国家、省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要求,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工作,目前,全州范围内已有泸水市鲁祖村、兰坪县黄松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秋那桶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一是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为了对民族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数量集中、形式和内涵保存较完好,传统民居建筑相对集中,自然生态优良的村寨、乡镇进行整体性保护,根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条例》规定,将其申报为国家、省、州、县(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截至目前,我州有贡山县丙中洛乡怒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4个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有福贡县老姆登村怒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6个州级传统文化保护区,其中4个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规划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二是为了挖掘和记录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特列入了非遗保护名录,其中,有傈僳族传统建筑“千脚落地房”等9个州级项目,有贡山县丙中洛翁里(雾里)民居建筑等6个县级项目。

 其他还有一些环境好,村落保留相对完整,文化特色浓郁、具备申报条件的村落,州县文化和旅游部门也一直在补充和完善调查资料、继续申报或升级现有村落的保护级别,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二、重点把控民族文化元素在建筑物上的体现

我州于2016年6月22日成立了“怒江州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州长任规委会主任,常务副州长任规委会副主任,州级各相关单位为成员,规委会下设办公室在州住建局,规委会工作之一,就是对全州范围内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民族特色化建筑设计方案等进行审查,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中民族文化元素的提炼、表现形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全州范围内民族文化元素、符号在建筑物上有充分体现。在近年来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省级规划建设示范村等项目的规划审查过程中,州住建局充分结合当地民族文化风情和习俗,重点对各安置点、村庄的民族文化元素提炼、体现形式进行把控,力求体现怒江州以傈僳族特色风貌为主,又各具特色的多民族共融协调发展的城乡建设,杜绝“千村一面”的现象。

三、探索研究,精准提炼民族文化元素和符号

州住建局一直以来致力于以傈僳族为主的民族文化、传统建筑、山地城镇建设进行探索研究,但由于技术力量匮乏,傈僳族传统建筑沿革脉络不清晰,特色难提炼,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014年,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安排,我州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媒设系的师生研究设计团队对全州辖区内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四个民族的建筑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设计、施工、造价等因素,该方案未得到有效推广。

2018年2月,州委州政府委托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怒江美丽公路沿途村镇民族特色风貌打造概念性规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美丽公路沿途民族特色风貌打造控制导则》,对美丽公路沿线民族特色风貌打造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17年11月,原国家旅游局启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怒江州旅游扶贫示范村规划,重点对帮扶村落旅游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村庄风貌、建筑风格、产品业态重点规划,怒江州旅游发展委于2018年初牵头组织了各县(市)政府和15家规划设计单位有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于4月30日完成规划帮扶村调研踏勘工作,预计6月30日前提交规划成果。此次规划需增加村庄肌理和风貌传承保护专章,强调注重自然山水、田园、道路、生态等村庄肌理、建筑风貌以及历史、民族等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杜绝大拆大建,防止乡村城镇化。

四、挖掘特有民族餐饮文化方面的工作

(一)摸底调查并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州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深入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并逐级申报,截至目前,我州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传统饮食等  6个为州级非遗保护名录,有同心酒、布汁酒、制漆油等3个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下一步将老窝火腿、琵琶肉、手抓饭、石板粑粑、普米黄酒等项目逐步申报为各级非遗保护名录。

(二)政府政策扶持,多方统筹规划,加强宣传力度推动怒江各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一是怒江州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怒江与外地的经贸合作交流,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怒江开拓市场,加快怒江民族特色产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民族特色产品、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利用傈僳族“阔时节”等节庆举办美食节等宣传活动,展示各民族服饰、民族特色美食以及特色农产品。使游客充分领略怒江独具特色的美食、土特产,体验怒江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二是近年来,怒江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香料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抢抓机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集中精力发展以草果、花椒、山胡椒、砂仁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从2018年10月开始,怒江州商务部门、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等单位以“加快食品草果研发,扩大宣传,打造品牌,做强做大怒江香料产业,造福怒江广大农民群众”为目标,结合怒江民族特色餐饮文化发展实际,加大了对商贸领域特色餐饮草果宴的研发工作,已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的草果菜品。下一步,怒江还将不断完善和推出新菜品,继续传承和弘扬怒江民族餐饮文化,借助各种平台,把“怒江草果宴”宣传推广出去,打响“怒江草果宴”特色旅游美食新名片。

(三)充分挖掘怒江富集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着力改善村寨道路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培育特色餐饮、住宿、特色商品、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采取资金扶持、培训提升、能人带动等方式扶持乡村旅游经营户。全州建设了老姆登、雾里、秋那桶等一批最美民族村寨,涌现出了郁伍林、阿洛、阿土、传建华、和昆花等一批农家乐经营能手、民俗演艺能手、餐饮能手、服务能手、讲解能手,年户均收入近30万元,同时还带动了特色种养殖、民族服饰、特色餐饮(草果宴、马锅头宴、手抓饭)、手工艺等产业产品的发展。三河源公司带动贫困户、雾里村旅游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等典型示范正在形成,群众对旅游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雏形基本形成。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族特色建筑不仅仅是我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方面,在新的形势下也将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带动地方文化旅游、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推手。但由于怒江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要在全州上下形成保护和传承民族建筑文化的认识基础,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民族特色建筑的规划和保护上,我州起步较晚。在特色建筑要保留什么、突出什么、以什么为主的问题上也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议多做少。

2.由于认识不到位,社会动员不够,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由于我州经济实力的局限性、大部分老百姓的物质条件还不算富足,对住房更多的是关注经济、安全,没有认识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民族特色建筑的工作开展受到很大阻力。

3.由于具有历史文脉、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较少,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短,导致许多民族传统建筑保存不充分,不完整。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较难完整保留傈僳族原始民居村寨。

4.已有成果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州级已编制了特色风貌打造的概念性规划和技术导则,但是,由于各县市、乡镇的规划不配套,难以为民族特色建筑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由于规划不完善,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施效果。

(二)挖掘饮食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一,缺乏开发意识。在怒江州旅游业开发项目中,怒江旅游经营者或者说怒江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并没有将饮食、民俗、节庆礼仪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重点来进行开发宣传。只是个别城镇小范围小成本口耳相传,宣传力度小,导致旅游者对怒江的饮食文化了解的并不多,影响到了整个怒江饮食文化的传播。第二,缺乏对饮食礼仪等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一道美食从选材到烹调完成,需要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其中蕴涵的内涵都十分丰富。但是怒江民族饮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明显对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一般来说,一道美食上桌之后,我们能够大概了解到它的制作工艺,但是其背后民族生活习俗、体现的思想文化内涵等却并不清楚。第三,未形成系统的饮食体系,没有形成响亮的菜系品牌。

六、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一)统筹规划,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1.进一步加大我州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和同级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对接,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创造条件。同时,指导各县市开展好相关工作,培育出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完好、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村落。

2.进一步把控好民族特色风貌。积极向州规委会和县市规委会对接,对全州范围内重点项目、重点区域民族特色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重点审查,在报规时把民族文化元素的体现作为审查的必备要素。

3.进一步完善各类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督促和指导完善县市、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特色风貌等专项规划,同时配套完善村镇一级的基础设施,为民族特色建筑的规划和保护提供有利条件,使各村寨呈现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传承性,促进旅游业发展,为民族特色村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二)进一步推进怒江饮食文化的挖掘与旅游深度融合力度

1.州文化和旅游局将全面、系统地挖掘、记录、整理、研究各民族饮食文化,为打造怒江饮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积极向怒江州商务部门、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等单位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怒江州民族饮食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利用当地环境,依靠饮食资源,打造特色饮食。将怒江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为菜品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将菜品背后的故事进行加工处理和美化,写在菜单和旅游宣传册上,以此来达到宣传怒江饮食文化的目的。二是让游客参与到怒江美食制作当中来。邀请游客参与到当地特色美食制作当中来,既能够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能够进一步推广怒江饮食文化。再通过赏心悦目的歌舞表演将一道道特色美食呈上餐桌,满足游客视觉、听觉、味觉的三重需求。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再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人及电话:密秀芳,13988389997)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5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