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人民政府

怒江乡村振兴简报第4期--怒江:打好“五张牌”奏响易地搬迁幸福“五部曲”

浏览:0  来源: 作者:  语音阅读正文


索引号
K3957471X-2021-172958
发文机构
怒江州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纪要简报
主题分类
其他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1-09-07 16:16:43


“十三五”期间,怒江州圆满完成了怒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行动。自10.19万群众分批迁入6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来,怒江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建设工作要求,深入探索“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路径,狠抓务工就业、社区治理、产业扶持、素质提升等搬迁后续建设各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真正搬离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打好“配套设施建设”牌,奏响“便民曲”。自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以来,怒江州坚持搬迁与后续发展“两手抓”“同谋划”,把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作为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水、电、路、信、学校、卫生室等设施建设,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事项,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务,真正让搬迁群众感受到较搬迁之前便利。截至目前,全州6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已按标准配齐;配套建成并投入使用幼儿园26所、小学6所、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卫生室(中心)30所、党群便民服务中心40个、村史馆20所、文化活动场所59个;建设了公厕90个、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设施73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5个,儿童之家39个。

打好“社区治理”牌,奏响“和谐曲”。一是狠抓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的目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根基。构建“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网格化党支部(居民小组长、片区小组长)——楼栋党小组(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单元长)”网格社区治理服务一体化体系,全州67个集中安置点成立87个党组织,做到了“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社区服务就跟到哪里”。探索建立“管委会+社区+暖心团”管理体制机制,以“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模式,不断增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使党组织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三是优化网格治理功能。建立“社区—小区—楼片—楼栋”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实行党建、综治、警务室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推动基层治理力量向网格、楼栋、单元延伸。截至目前,全州67个集中安置区成立32个管委会、81个党组织、25个社区;组建了65个扶贫暖心团,成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97个;设立综治中心(含调解室、警务室、网格室)48个;成立红白理事会35个,建成11个暖心食堂、27个微菜园。

打好“务工就业”牌,奏响“增收曲”。始终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搬迁群众增加收入、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增收致富最快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抓实项目建设接收一批、劳务输出转移一批、扶贫车间帮扶一批、发展产业吸纳一批、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的“六个一批”转移就业工作,加快推动有劳动力家庭就业全覆盖。一是狠抓劳动力转移就业。2020年6月,抽调500名干部组建了15支“劳动力转移就业小分队”,入驻到全州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专项开展转移就业工作,用3个月时间,动员了7000多人外出务工,为安置点劳务输出打牢了基础;之后,分批选派有转移就业工作经验的骨干力量入驻安置点,为搬迁群众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抓牢就业服务工作;在全州安置点共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点52个,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联络服务、信息沟通、政策宣传等服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怒江州易地搬迁点实现转移就业49724人,就业率88.53%,其中省外10026人,省内州外3108人,州内县外2101人,县内34489人。二是建强扶贫车间带就业。立足各县(市)、乡(镇)产业基础,结合各安置点实际,建成了民族服饰制作、老茶树叶加工、蜂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63个扶贫车间,引进实力企业到各安置点做大做强扶贫车间,目前,部分搬迁群众通过扶贫车间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就业愿望。三是开发公益性岗位稳就业。结合各县(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以及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数量,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增收”的易地搬迁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帮助他们有固定收入。目前,全州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有1048人,保洁员、就业信息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8976人,护路员1665人,河道管理员771人,生态护林员 31045 人。

打好“产业扶持”牌,奏响“发展曲”。坚持把产业扶持作为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根本之策,围绕安置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在贡山、福贡和泸水重点发展以百万亩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全州主要香料作物种植面积达144万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同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及周边建立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56个,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6个,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6家,依托蔬菜、柑橘、中药材种植和特色畜禽、中蜂养殖等多种种植养殖模式,以及农特产品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迁出地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生猪、肉牛等高原特色种养业,实施百万亩草果、百万亩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引入一心堂、康恩贝、珠海农控等知名企业充分挖掘迁出地资源潜力,有效盘活搬迁户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保障搬迁群众迁出地权益。截至目前,通过发展产业,共吸纳搬迁群众务工9898人(次)。引导扶持自主创业,鼓励有一定技术能力、创业经验的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在创业选择、资金筹措、管理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打好“志智双扶”牌,奏响“奋进曲”。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志智双扶并举,成立了覆盖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活动,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感恩奋进内生动力。组建感恩宣讲团、文艺宣传队,开展每日文体、每周升旗、每月评比、每年培训“四项活动”,提高群众整体素质,让易地搬迁真正“搬”出文明新生活。坚持把各民族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安置社点建设中,推进村史馆建设,把历史文化“搬”到安置社区,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增强各族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持续举办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不断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增强感恩奋进意识,着力营造“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的浓厚氛围,有力提升安置点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截至目前,共组建感恩宣讲团58个,有感恩成员674名,开展感恩宣讲2755场次;组建文艺宣传队58支,有文艺队员1137名,开展文艺活动727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