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人民政府

小谚语大道理

浏览:0  来源: 作者:  语音阅读正文


索引号
432965332-2014-28043
发文机构
怒江州地震局
公开目录
地震科普
主题分类
其他
文      号
发文日期
2014-11-27 15:16:46

有关地震的谚语

前言

一、 什么是地震

1. 小谚语:抗震找鲁班,测震看张衡

大道理:地震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可以通过专业仪器检测

到地震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抗震设防技术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2.png

2. 小谚语:地震咋分布,远看成片细成线

大道理:地震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全球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 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5 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3.jpg

3. 小谚语:计时用表,测震用摆

大道理:悬挂物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理结构。智慧的人类利用悬挂物的惯性特点创制了测量地震的仪器,利用悬挂物的等时性发明了计时器。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4.png

4. 小谚语:地震可能没预报,防范不能没知识

大道理:正确认识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地震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您减轻和避免突发性地震灾难造成的损失。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5.jpg

5. 小谚语:天震三百,地震八千,预警全靠时间差

大道理:地震海啸预警利用的是地震波和海啸波到达沿岸各地的“时间差”。同理,地震预警也可以利用地震纵横波的“时间差”,但几秒的“时间差”限制了有效减灾的实际意义。因此,利用更大“时间差”进行地震预警的课题已纳入地震科学研究的范畴。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6.jpg

6. 小谚语:震在海里,闹在岸上

大道理:并不是每次地震都可以引发海啸,地震海啸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地震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因为,海水不能承受剪切力和剪切变形,只有少数的能够造成海底地形上下位错的地震,才会掀起震中区域水体的涌动。

7. 小谚语:震级要算,震中要判,烈度要到现场看

大道理:震级是地震大小的度量,反映着不同地震释放能量的差异。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离震中越近的地方烈度越高。震中是震源开始破裂点在地表的投影位置,准确的震中位置必须进行现场烈度调查和评定。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8.jpg

8. 小谚语:Ⅳ度有感,Ⅶ度破坏,Ⅹ度以上地要裂

大道理:“Ⅳ度有感,Ⅶ度破坏,Ⅹ度以上地要裂”,是烈度分级的基础特征。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不仅可以有效的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09.jpg

9. 小谚语:大的折腾一俩月,小的得有几十年

大道理:主震之后,在主震周围发生的,比主震小的地震,称为余震。因为,主震过后,地震断层有一段“愈合”的时间,余震的衰减过程,就是与这一“愈合”的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10.jpg

10. 小谚语:水库地震,有害无灾

大道理:地震的类型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5种,水库地震属于诱发地震中的一种,也是目前人类可以基本掌控的地震类型。

11. 小谚语:诱发小的,控制大的

大道理:诱发地震更多的出现在深井注水的工程作业中,避害趋利、从诱发走向控制是地震科学未来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地震的危险性

12. 小谚语:一次地震九重灾,海啸还得防一防

大道理: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社会影响。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社会影响则具有难以估量的长期性。

13. 小谚语:晃三晃,没了样

大道理:地震波由三种基本成分组成:纵波、横波和面波。地震的危险主要来自横波,主要表现是“来回摇晃”。

14. 小谚语:房子不怕颠,就怕来回晃;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大道理:地震波的主要能量,是发生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当它到达地面时,其水平作用力便与房屋的重力方向垂直,组成剪切力偶,其作用力无论在强度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远远大于纵波。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16.jpg

15. 小谚语:高楼坍塌,底部先垮

大道理:所有建筑物都是地面运动的载体。当底层结构随着地面运动时,高层建筑体由于自身的惯性向地面运动的相反方向移动,于是建筑物的下部就会形成一个最大的剪切力,并在地面运动的往复作用下形成X 形断裂面。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17.jpg

16. 小谚语:铺面房,多提防

大道理:铺面房,专业术语“柔性首层”建筑,开间、跨度和层高都比较大,多采用强梁弱柱体系,属于在地震中很容易遭受破坏和倒塌的房屋结构。

17. 小谚语:山墙易倒,楼板难扛

大道理:地震波的水平作用力与楼板的平面平行,不会对房屋造成X裂缝。但山墙的倒塌,使楼板失去支撑,致使房屋整体塌落,成为人员伤亡的直接元凶。

18. 小谚语:阳台楼梯外墙角,地震一来最先倒

大道理:地震中最容易倒塌的三个地方——阳台、楼梯、外墙角,地震时要尽可能的远离。

19. 小谚语:盖房别花哨,花哨没 好戏

大道理:从地震力学的角度上讲,金字塔结构是最稳定的力学结构,不仅承重的主体结构底大上小,而且外部平整无华没有任何非结构构件的干扰,是自然抗震性能最好的建筑之一。

20. 小谚语:地震在下,小鬼在上

大道理:地震时刻的最大危险来自头顶以上的落物袭击。因此,要想防范地震,必须抬头往上看,防范天花板砸落、墙体倾倒、顶板落架、挑檐坍塌、块石滚下、山体下滑等等。

21. 小谚语: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冒砂

大道理:尽早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确保建筑物场地选址避开地震活断层、古湖泊和古河道地区的必要措施。

22. 小谚语:大灾大疫,孪生兄弟

大道理:大灾之后有大疫,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和控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减轻和避免疫情的重要途径。

23. 小谚语:减灾始于学校

大道理:青少年与儿童在自然灾害与事故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社会宣传辐射作用和溢出效应最大的群体之一。减灾知识进课堂,可以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大目标。

三、如何判断地震

24. 小谚语: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

大道理:悬挂物具有“不是地震我不动,只有地震我才晃”的特点,是广泛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天然验震器,能够自动地区别出地面振动是地震还是非地震运动。

25. 小谚语:水缸一晃,大事不好

大道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有两种物理结构能够作为天然验震器使用:一是吊灯等悬挂物,二是水面等液体表面。水面和吊灯不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验震仪器,还分别成就了世界上最早的两架地震仪器的诞生——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1703 年法国人弗伊雷发明的水银验震器。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28.png

26. 小谚语: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大道理:在震中和周围地区,地震之前的几秒钟经常会听到轰隆轰隆的地声,它的出现与大震前的微破裂有关。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29.png

27. 小谚语:八方来响,在这甭讲

大道理:地声是由孕震体的微裂隙破裂激发的,分布的面积很广。由于震前大量微破裂的同时发生,震中区附近的人员一般不可能判断出地声传来的方向。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30.jpg

28. 小谚语:只要离得近,危险就不远

大道理:震中区的震感是很特殊的,表现为“震感急促、上下颤抖、伴有地声、门窗哆嗦、动物乱叫”等特点,只要出现其中的两三个特征就可以判定为近震,必须采取躲的避震方式。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31.jpg

29. 小谚语:震中震中,电话不通

大道理:由于大地震对震中地区的管道、电路、线路、公路等生命线工程的严重破坏,造成通讯线路中断,卫星信道拥堵、中断等,震中区会出现电话不通、信号中断的情况。

30. 小谚语:慢慢晃,慢慢摇,九十里外等着瞧

大道理:地震的面波具有周期大、振幅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种特点很容易同高层建筑的固有周期合拍,会引起高楼大厦的结构反应和大幅度摇晃,但不会造成破坏。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33.png

31. 小谚语:一楼睡觉,二楼摇晃,三楼四楼又跑又叫

大道理:在震中距百公里以外的广大区域,由于地震面波的作用,高层建筑的结构“放大效应”会使不同楼层的人员对同一次地震产生不同的感觉。

32. 小谚语:裂缝往哪找,抬头看房角

大道理:房角是两面墙包括构造柱、圈梁、门窗过梁、楼梯或楼板与墙体的交接部位,是应力最集中、最容易遭受地震破坏的部位。公众在做房屋自检时,房角如果没有裂缝,说明地震还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严重程度,房子大体是安全的。

33. 小谚语:不在余震区,不搭抗震棚

大道理:搭建抗震棚、帐篷等应急设施,一般只适用于烈度在Ⅷ度以上的危险区域和余震活动区。而那些远离余震区的区域是不用搭建抗震棚的。

四、震前的异常现象

34. 小谚语:小震闹,大震到

大道理:“小震闹,大震到”几乎是当今经验性地震预报的首条,但这种“前震– 主震型”的地震活动系列极少见,在我国大约仅占地震总体的10%以下。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37.jpg

35. 小谚语: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大道理:地声几乎是大自然在灾难降临前发给人类发出的最后一次警报,愈靠近震中区,地声愈明显、方向愈清楚,不过震中区里的人有时却仅能听到方向混乱的轰鸣,甚至还不一定会听得到。地声多数出现在震前几秒钟或几分钟前,个别的在一二小时前。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38.png

36. 小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大道理:地下水处于承压状态、补给范围大,其易流动性和不可压缩性特点,使得地下水很容易把深层地壳变化的信息传递到地面,一般表现为大范围民用水井和泉水的显著涨落、水质和气体的改变,或者山涧泉水奇怪地消失或突现。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39.jpg

37. 小谚语:电气异常,不能不防

大道理:震前岩石层的微裂隙扩展会造成尖端放电、辐射电磁波脉冲,以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两种激励方式影响着电磁波的正常传播。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40.jpg

38. 小谚语:地光闪,八成险

大道理:震前的地光预警时间很短,闪烁往往稍纵即逝,多发生在山区、震时,颜色以红色或蓝白居多,瞬

39. 小谚语:小小土地电,监测离不了

大道理:“土地电”就是在地下相距百米或更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从表头上观察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是对自然电磁场的直接观测。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42.png

40. 小谚语:鸡也飞,狗也叫,老鼠机灵先跑掉

大道理: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感官的某些高信噪比功能被保留了下来,对于其生存环境的某些震前变化表现出行为异常。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43.jpg

41. 小谚语:先看鹦鹉再看蛇,乌龟蛤蟆最后说

大道理:一般而言,野生动物比家畜家禽敏感,穴居动物比两栖动物敏感,江湖里的鱼比鱼缸里的敏感。鹦鹉和蛇是两种被推荐关注的动物。

42. 小谚语:抬头一看月儿圆,初一十五有点悬

大道理:大震后的岩体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断层的进一步破裂和调整非常容易在这个时候受到日月引力的触发而完成。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45.png

43. 小谚语:地震两头跳,这边震了那边闹

大道理:地震断层的构造是线状延伸的。当断层的某点释放掉积蓄的能量,降低了高应力背景值之后,构造应力的集中点便会迅即转移到断层两端,继续激发出一些小的破裂,直到完成最终的整体平衡。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46.jpg

五、震时的避险自救

44. 小谚语:不是近震甭着急

大道理:地震的应急处理,只适用于近震,不应该泛用于远震。跑不跑的关键在于地震的远近,并不取决于人员震感的大小强弱。

http://www.csi.ac.cn/manage/eqDown/18NPMF/dzkp/xiaoyanyu/xiaoyanyudadaoli.files/image047.jpg

45. 小谚语:能站就不躺,能躲就不钻

大道理: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有个渐变的过程,一般会延续十几秒、几十秒到1分多钟不等。现场人员要根据房屋破坏情况及时躲避在可能形成安全三角区的地方。

46. 小谚语: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里

大道理:水和食物是人得以存活的基本保证;靠外侧的避险位置,既便于自己脱离危险,又为他人施救创造了条件。

47. 小谚语:遇到危险,不能离群

大道理:人在敬畏自然的同时,务必要理智地意识到个体的弱小。面对自然灾害,只要遇到危险,绝不要离群,要学会依靠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脱离危险。

48. 小谚语:躲了南墙,还有门口

大道理:地震时刻,应避开建筑物的南墙和大门口这两个高危地段。

49. 小谚语:倒不了的巷道,少不了的管道

大道理:地震波传到地面时,振幅由于反射效应而加倍,加剧了地表的破坏。而地下构筑物属于内部包体结构,它们的最大尺寸不过是地震波长的数千到数万分之一,地震时会与周围地层一起作整体性运动,不会形成差应力的集中,即便巷道的瞬间应力有所增加,但集中的量级很小很小,无法造成巷道的倒塌。因此,地下通道、巷道和隧道等地下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50. 小谚语:房倒树不倒,有树不用跑

大道理:树具有自重轻、弹性好,根系发达庞大、地基结实成片的特点,是震中区户外应急避险的好选择。地震时分,人抱树而立,视野开阔、机动性强、避险成功率高。

51. 小谚语:车外易躲,车内难防

大道理:地震时分,无论是行驶中还是停止状态的车内人员,应立即弃车而行,选择安全的地带躲避地震。因为,有限的视野和封闭的空间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应急能力。

52. 小谚语:跑不及,躲三角;出不来,敲管道

大道理:地震时刻,如果无法逃到户外,应躲在桌子和床的旁边,或者承重墙角等能形成了“生命三角区”的地方,使身体呈最小面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砸伤、压埋。建筑物内能形成三角区的地方很多:比如承重墙附近、铁质防盗门、大立柜和沙发、暖气片和大型设备旁边等等。

53. 小谚语:生死三关,呼吸为大

大道理:人被压埋后,“氧气、水、食物”成为生命存活的三道大关。人一旦处于缺氧环境,5 ~ 7 分钟内就会窒息。因此,氧气是生命得以存活的首要条件。

54. 小谚语:看不见,听得见,能听就能外边见

大道理:地震中,如果被埋压在倒塌物之下,要注意倾听外界声音和观察夜间灯光,及时回答但不呼喊,可断续地击打管道、钢筋、铁器、瓷器、水泥板向地面救援人员发出信息,以便及时获救。

55. 小谚语:灾难有多大,人有多坚强

大道理:人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要意志坚定,就能获救。

56. 小谚语:地震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大道理:汶川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57. 小谚语:一分创伤,百倍呵护

大 道 理:请相信,所有的灾难,只会让生命更加灿烂,正如经霜后的红叶,风雨过后的彩虹。

六、震后的恢复重建

58. 小谚语:地下清楚,地上结实

大道理:查清地下地质构造的状态、确定地震活动断层的位置及地基情况,是城镇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程序。新建筑不仅要主动避让地震危险地段,其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还要严格遵照国家烈度区划的规定,不同地区的“结实房屋”有着不同的含义。

59. 小谚语:女娲见滑坡,扭头就搬家

大道理:地震的次生灾害种类很多,对于以滑坡、泥石流等为主要地震地质灾害的地区,恢复重建工作需要综合评估、统一规划,鼓励异地重建,推进多元化发展。

60. 小谚语:要盖好的,先看倒的

大道理:我国地震中的房屋倒塌率如此之高,除了地震本身震级大、经济水平低之外,还存在着许多诸如选址、严格抗震设防标准、规范抗震设计等更深层的问题。

61. 小谚语:鲁班盖房,墙倒屋不塌

大道理:在与地震灾害的长期斗争中,我国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抗震经验,其中最典型的、具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卯榫咬合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很好,在多次大地震中创造了“墙倒屋不塌”奇观。

62. 小谚语:应县木塔赵州的桥,福建土楼拉萨的墙

大道理: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情各异,颇具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其抗震性能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超出今人的想象,反映着先人的智慧和高超的实践经验,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建筑物和抗震研究的对象。

63. 小谚语:抗震不抗震,关键看结构

大道理: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仿生学的结果,地震工程学也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学问之一。

64. 小谚语:砖木石块土,各有各的经

大道理:目前,我国农居地震安全工程中推广5 种典型经验模式:专项工程模式、宣传引导模式、惠农项目模式、规划置换模式、法规管理模式。

65. 小谚语:隔震措施好,地动房不摇

大道理:隔震技术的成功应用,扩展了减震、耐震建筑设计的思路。目前,我国农居工程中采取的抗震技术措施是:简易抗震技术、中等投入抗震技术和规范抗震技术。

66. 小谚语: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大道理:地震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或抗震设防等级的地图。该图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依据或要求,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内涵不同。

67. 小谚语:哪怕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大道理:历史的一页终要翻过去,但我们要把人类历次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气质与崇高境界、真实情感与精神传承下去,达到防震减灾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