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荭委员:
您在州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提案》,交由我单位主办,州供销联社、州财政局、州市场监管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2025年4月8日上午,我局召开专题会议,局领导专题对2025年政协提案件答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及时梳理答复意见,积极对接政协委员,高质量完成答复工作。
(二)加强沟通,部门联动。由于此提案涉及供销、市场监管部门等部门,于4月10日发函至相关单位,请求协助提供提案答复意见。结合本部门职能职责及相关单位提供的答复意见,及时梳理了答复意见。
(三)积极面商,拟定意见。2025年5月29日,由李迎雨副局长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赴兰坪县与李红荭委员开展提案的面对面沟通协商,双方就答复意见达成一致。
二、关于提案的答复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升。2024年完成农业投资25.72亿元,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93亿元,同比增长2.6%,与全省增速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3元,增速7.3%、排名全省第四;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二)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超额完成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扩种任务,全州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05万亩,同比增0.23%;粮食总产量17.4万吨,同比增1.1%,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建设3个标准化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澜沧江大水面渔业资源开发获得实质性推进,出台特色畜禽产业奖补政策,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冲击。
(三)特色农业产业量效齐增。一是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2024年全州新增农业规上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3家、州级龙头企业10家、县级龙头企业3家。实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县(市)全覆盖。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0家。二是持续提升特色农业产值。2024年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草果全产业链产值达22.99亿元,增长53.33%,带动16.53万群众人均增收3438元;咖啡综合产值达2.32亿元,增长121.13%;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5.8亿元,增长24%;茶叶综合产值达2.07亿元,增长31.28%;小浆果综合产值达1.2亿元,增长35%。三是不断做好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2024年内,建成绿色标准化咖啡精加工厂房1个,代加工咖啡浓缩液、冻干粉以及挂耳咖啡等产量超过500吨,精深加工率实现从0到33%;在建咖啡加工中心5个;福贡县拉甲木底产业园草果精深加工项目投入运营,怒江草果交易中心投入使用,2024年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1.69:1。
(四)“三品一标”认证加快。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绿色食品获证企业28家,获证产品48个,主要涉及草果、茶叶、水果、黄精、金银花、蜂蜜、大米、咖啡生豆等农产品,其中用标产品达25个,占认证产品总量的52%;全州共有7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分别是贡山蜂蜜、贡山草果、贡山草莓、贡山茶、贡山白山药、贡山独龙牛、贡山独龙鸡,每个产品均有3—8家主要生产经营企业;全州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个(“老姆登茶”),目前授权使用企业4家(福贡石月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泸水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泸水市中茗庄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福贡老姆登高山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实现带标上市;全州有机产品认证有效证书28张,19家主体,44个产品;“贡山草果”“贡山黑松露”2个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州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云黄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云黄连、兰坪乌骨绵羊、独龙牛、独龙鸡、贡山草果、贡山黑松露);提交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转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1件(老姆登茶);全州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6063件,其中,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共有2209件(草果110件,中药材228件,咖啡598件);发布我州地方标准27件,参与制定省级地方标准6件;“老姆登茶”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区域公用品牌,昂科达的“中药材”等9家企业及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目录。
(五)积极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2024年5月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怒江州“兴谷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24年8月州财政局等10部门印发了《怒江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怒财规〔2024〕1号),在2025年初预算中州级财政安排了2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怒江州“峡谷英才支持计划”及州委组织部牵头负责人才工作的专项资金。同时,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2024年全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4843万元,拨付贴息资金480.29万元,扶持创业人数219人,带动就业人数666人。2024年州农业农村局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事业单位公开招录1名,分级分类选派3名高级职称专家参加高层次人才培训,选派1名高级职称专家参加“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加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推荐1名干部到农业农村部学习,1名干部到省农业农村厅学习,2名年轻干部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基本实现了年龄梯次配备、高素质专业化互补的良好格局。
(六)联农带农机制落实有形有效。制定《怒江州支持特色畜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指导意见》《怒江州以奖代补支持渔业产业发展意见(试行)》等产业发展奖补措施,2024年兑付畜禽养殖奖补资金1194.55万元。129家企业与481家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绑定农户96792户,其中脱贫户65354户,“双绑”覆盖率达95.01%,实现绑定收益1.97亿元,户均收益2041元。
(七)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深化与朱有勇院士团队合作,柔性引进4名专家开展旱地优质稻示范推广技术指导服务。持续发挥省农业科学院怒江分院作用,推广“咖啡+玉米”“草果+中药材”“草果+中华蜂”等模式,建立咖啡、柑橘、饲草等34个科技示范基地。推荐发布农业主导品种213个、主推技术45个,建设9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13个示范主体,组建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团,选派47名“三区”人才深入村(社区)、企业开展服务。组织开展冬春农民教育培训65场次,培训1.44万人次,培训新型农民1.09万人次。
(八)扎实推进农业保险。一是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情况。根据中央及省相关政策精神,目前我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为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能繁母猪、牦牛、藏系羊、育肥猪等8种。保费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央、地方(省、地市)财政补贴和农户自缴。对于脱贫户国家减免农户自负部分。二是创新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保险。几年来,围绕我州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与财政部门、各保险公司沟通对接协商特色产业保险,2024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在泸水推出草果农业保险。当前,该公司在研究咖啡的农业保险。
(九)深化农村改革增活力。2024年启动兰坪县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全面组织开展调查摸底。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对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监管,全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6269项,流转面积4.49万亩,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全州已完成合同备案6111份。加强农村宅基地联审联管审批工作,2024年累计受理宅基地申请848宗,审批849宗,审批面积94786平方米。全州262个行政村共设立农村宅基地建房协管员263人,实现监督全覆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全州89个家庭农场中已完成赋码67家,覆盖率80.72%。
(十)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积极推动东西部电商协作,搭建浦东怒江电子商务沟通协作机制与平台。开设京东平台怒江特产馆,共17家怒江企业56款产品上线。截至2024年底,全州共建成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4个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分拨中心、29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15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15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电商服务站,实现乡镇电商服务站全覆盖,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54%。2024年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0.93亿元,同比增长16.39%,大力推动怒江农产品上行。
(十一)农产品产销对接成效明显。一是设立专柜,开展特色农产品进机场、进酒店、进超市、进油站等工作,在上海浦东新区、昆明怒江大峡谷酒店、六库福兴超市等设立怒江农产品展销专柜。二是搭建展销中心。积极搞活农产品展销平台,先后建设了“怒江州供销联社农产品展销中心”、“怒江州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馆”等线下实体和“农行扶贫商城怒江馆”、“怒江供销商城”等线上电商平台。三是强化政府采购。财政、工会等部门将采购本地农产品纳入各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各机关单位年内节日工会福利发放从“832”平台至少购买一次;同时将消费帮扶纳入各部门挂联帮扶的工作内容,要求挂联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县市、村产品。四是组织参加各类会展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南博会、农博会、农交会、绿色云品(北京)(江苏泰州)展及河北市保定首衡集团产销对接等各类展会、商恰会活动。五是积极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中央定点帮扶企业平台。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商会等8家银行和公司签署了消费帮扶合作协议,建立消费帮扶的“直通车”。2024年全州消费帮扶完成采购3.1亿元,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以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2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88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7万吨以上。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接续推进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产量稳定。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稳定提高玉米、稻谷等主粮自给水平。
(二)持续增强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严格落实“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加快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确保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总产量达15万吨以上,不断提高蔬菜自给率。大力发展山地畜牧业,依托科技赋能,推广科学高效养殖技术,稳定能繁母猪存栏,提升生猪产能,大力发展牛羊、家禽养殖。念好“水”字经,打好“水”品牌,大力推进渔业开发项目,积极推进稻田养鱼农旅融合发展。做好农产品价格监测,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有效供给。
(三)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扩大“三品一标”认证规模,力争到2025年全州农业龙头企业达150户,提升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比达1.80:1。聚焦草果、茶叶、咖啡、小浆果、中药材、特色畜禽等重点产业,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和草果、精品咖啡、中药材等系列三年行动,积极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
(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与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持续开展品种引进试验和展示,计划引进主要粮油作物品种50个以上。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有效提升农业机械装备兑付任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支持返乡人员创办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继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持续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运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压实县(市)属地管理责任,规范提升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工作。
怒江州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尹育慧,1398869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