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人民政府

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怒江州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浏览:0  来源: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语音阅读正文


索引号
015279139-2024-244666
发文机构
怒江州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怒政办函
主题分类
减灾救灾
文      号
怒政办函〔2024〕25号
公开日期
2024-05-29 16:34:50
成文时间
2024-05-23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省驻怒江各单位:

《怒江州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怒江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怒江州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23年怒江州地质灾害及防治工作情况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1.地质灾害灾情、险情。2023年,全州共发生地质灾害7起(其中滑坡2起、泥石流5起),按灾情等级划分中型3起、小型4起,均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976.6万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灾情数量增加5起,同比增长250%,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148.9万元,同比减少80.95%;险情5起、威胁人数95人、潜在经济损失505万元。

2.避险避让情况。2023年共紧急转移避险559人次,成功预报避让3起、避免人员伤亡99人、避免经济损失180万元。其中,兰坪县“8.01”河西乡河西村三岔河泥石流成功避险,被省自然资源厅列入2023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

(二)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工作

1.2023年度我州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7起灾害均发生在主汛期(5至10月),因受地质环境、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以及持续强降雨等相互作用影响,导致岸坡垮塌、物源区冲沟不断发育、跨沟道路面过流断面不足,从而成灾。灾害主要危害对象以公路、出行车辆及人员、耕地、村民房屋等为主,直接经济损失以公路和交通设施、农业及家庭财产为主。

2.2023年度我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积极推进扎实推进“法规政策、行政管理、技术经济、技术标准、社会参与”五大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建设,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调查评价。完成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疑似图斑核查任务并及时将核查结果纳入隐患管理;委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怒江州重大地质灾害风险精细调查评价工作,为我州地灾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动态开展隐患巡查排查,组织出动专家组、技术支撑队伍376组1084人次,累计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290处/次,处置隐患点58处(点)。全州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隐患点1473个,威胁人口12.79万人,受威胁财产达41.48亿元。

(2)监测预警。新建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站点100处,与州气象部门联合共发布Ⅱ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52次;共聘用地质灾害监测员2946名,对1473个隐患点进行全覆盖监测。监测预警设备预警处置次数共5167次,不断提升“技防+人防”能力,防灾减灾关口进一步前移。

(3)治理搬迁。年度争取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1356.32万元,组织开展地灾治理工程项目核查22个,纳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储备库9个,完成验收29个、已完工待初验24个、正在实施项目7个。

(4)应急与能力建设。对全州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一点一预案”、监测员、防灾责任人、紧急撤离路线和避灾临时场所,更新或新设警示标志标识牌3800块;累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宣传培训137期3720人次;避险演练682次45526人,做到隐患点全覆盖,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强化技术队伍“驻州包县、驻县联乡”工作机制,加强了州、县、乡三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时响应处置贡山“8.10”、兰坪县“8.24”等突发自然灾害事件10余起。

二、2024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预测依据

1.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地质条件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性质、植被覆盖程度等,这类基础地质条件年际变化不大。

2.重大工程建设活动。在建或刚完工的怒江美丽公路及其绿道、云兰高速公路怒江境内段、云泸高速公路怒江境内段、剑兰高速公路怒江境内段、维西至福贡三级公路、兰福二级公路、德贡公路孔雀山隧道、德贡公路提升完善养护工程、独龙江公路提升完善养护工程、农村道路交通工程、怒江机场连接线公路等工程区及矿山开发、水利水电开发、旅游开发等建设区,因植被破坏和岩土扰动强烈,易引发地质灾害。

3.降水情况预测分析

据州气象台预测,2024年年降水季节差异较大,5月和主汛期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多,雨季开始期接近常年。贡山县、福贡县北部偏多(距平:10%至20%),福贡县南部、泸水市、兰坪县接近常年同期(距平:-10%至10%),全州大部地区雨季于10月中旬前后结束,雨季结束期接近常年同期。气温全州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距平:-0.5至0.5℃),各季节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综合研判,2024年全州降水稍偏丰的气候年景,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态势。需重点关注区域性、单点性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各类地质灾害。

4.地震灾害影响。怒江州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带边缘,地质构造发育且复杂,岩石风化、岩体御荷作用强烈,地形叠嶂起伏,地势陡峻,山高坡陡,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极易引发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滑坡、崩坍、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5.2023年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成果。截至2023年底,经排查巡查核查,全州已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473个。

(二)预测结果

1.2024年地质灾害活动水平。对比气象历史同期资料,重点对全州地质环境背景特征、当前全州重大工程建设活动等因素影响进行分析,以及现有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机制、成灾模式,结合2024年气候趋势预测以及当前全州重大工程建设活动等因素影响,预测2024年我州地质灾害频度及危害程度总体上仍将处于高位水平,局部地区偏重。

2.2024年地质灾害高发时段。全州地质灾害高发期为5至10月。

3.2024年地质灾害高发地域。灾害高发地域主要以怒江、澜沧江、独龙江流域及其支流区域和沘江河、老窝河、石缸河等流域高山峡谷区,尤其是陡坡下、沟口等居住区危险性大。在建新和刚完工公路沿线、矿山开发区、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区、旅游项目土建区等人为工程活动强烈的地段,均属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怒江美丽公路、保泸高速公路、农村道路改扩建工程沿线、有地灾隐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及受库岸失稳影响的澜沧江兰坪段沿江公路沿线周边,仍然是地质灾害极易发生区。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一)重点地质灾害区。怒江州处于“怒江中上游贡山—福贡—泸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和“澜沧江上游兰坪滑坡、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等省级重点防范区内(详见附件1)。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区内地形山高坡陡,南北向构造发育,岩层破碎,河流溯源侵蚀作用强烈;雨季呈双峰型分布,2024年3至5月全州北部偏多(距平:10%至20%),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6至8月降水趋势全州大部地区为正常至偏多;9至11月降水全州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今年我州北部进入春汛偏早,全州雨季开始正常稍偏早,汛期降水量较常年正常至略多,局部大雨、暴雨过程频繁,需重点防范区域性、单点性强降水和极端天气引发的山洪灾害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降雨等外力作用下,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突出。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区有:

1.公路(特别是怒江美丽公路、独龙江公路、德贡公路、福维公路、受库岸失稳影响的澜沧江兰坪段沿江公路等)沿线滑坡、崩塌、泥石流、滚石灾害;

2.怒江、澜沧江、独龙江、沘江河、老窝河、石缸河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

3.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集镇、村庄和中小学校。

(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详见附件2)。

(三)重点防范县及城镇。2024年预测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县市有: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市、兰坪县。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城镇有:茨开镇、捧当乡、独龙江乡、普拉底乡、丙中洛镇;上帕镇、马吉乡、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匹河乡;兔峨乡、营盘镇、石登乡、中排乡、河西乡、金顶镇(翠屏街道、金顶街道)、啦井镇;洛本卓乡、古登乡、称杆乡、六库街道、大练地街道、上江镇、片马镇、鲁掌镇、大兴地镇、老窝镇等。

(四)重点防范的工程建设区

1.在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云兰高速公路怒江境内段、剑兰高速公路怒江境内段、维福公路、兰福二级公路、德贡公路孔雀山隧道、德贡公路提升完善养护工程、独龙江公路提升完善养护工程、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怒江机场连接线公路等已建或在建公路建设区多数位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深挖高填路段多,岩土扰动强度大,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部分公路沿线将有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危及公路、出行车辆人员及其周边村寨安全。

2.矿山地质灾害。采矿是对地质环境改变最大的人类工程活动之一,我州矿山开采导致大量地质灾害及其隐患,主要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塌陷、冒顶和突水等。矿山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详见附件3)。

3.水利水电工程。目前我州境内已建的大华电站、华登电站及怒江、澜沧江支流小水电、瓦姑水库、板瓦水库、布拉底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建设扰动强度大,蓄水后库岸再造改变强烈。枢纽工程区、临建工程区,已蓄水、近期将蓄水或正在蓄水的库区及其周边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

4.景区景点。全州大部分旅游景点景区均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建的旅游景点景区,特别是沟口、谷口建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的景区。景区内旅游的游客在行程和风景区游玩时要注意防范地质灾害危害。

四、重点防范时段

全州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根据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受降雨激发的特点,结合2024年降雨趋势,确定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时段与地质灾害高发期一致,即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5至10月。

五、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

各级、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始终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抓细抓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一)坚决扛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群测群防”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抓好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掌握情况,切实解决风险预警及响应“最后一公里”措施不够细、不够实等实际问题,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早见效,尽最大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各级、有关部门按照《怒江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规则》,组织指导和督促本行业相关责任主体单位依法依规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巡查核查、监测预警和避险搬迁,切实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避免不当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二)扎实做好全年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

1.深化隐患“三查”,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辐射到点、全面覆盖”原则,重点对学校、医院、重大工程建设区、重点交通要道、重要设施周边地区、主要景区景点、高风险区农村切坡建房等重点区域有关部门要组织进行动态巡查排查,发现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的隐患点要第一时间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2.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发挥群众识灾、报灾、避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群测群防队伍按“十项制度”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动态巡查、监测,跟踪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发现灾害前兆,及时预警预报,及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避让。

3.加强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提升预报预警能力,畅通监测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各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

4.强化驻守指导,按照“预警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命令”要求,进一步细化监测预警预报、叫醒叫应、转移避险避让、危险区域排查管控等响应措施,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按《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做好地质灾害防御现场指导,确保响应及时高效。要强化避险演练。

5.扎实开展地质灾害宣传演练工作,对排查出的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督促和指导乡镇(街道)、村委会(街道办)和企事业单位对受威胁或影响的群众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年度至少开展1次简易应急避险演练,要将主动避险转移、提前撤离作为防范地质灾害最为有效的手段,执行“强降雨过程提前转移紧急避险”制度,提升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

6.突出主动避灾。在出现强降雨、连续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时,加强对受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区域和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的管控。一旦发生灾害,要以最佳措施、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做好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公安等有关部门,提前疏散、撤离人员,确保人员只出不进,做到把住、封死、控好;切实做到应撤尽撤、不落一人,全力避让人员伤亡。

7.做好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领导带班、信息速报等制度。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重要紧急情况信息报告有关要求,做到“首报快、续报准、终报全”,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等现象。

(三)持续深化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扎实做好年度计划和项目推进,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论证、分批实施的原则,筛选、排序、分类建立项目库,认真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工程治理实施进度,及时发挥防治功效。对进度滞后项目深入分析原因,组织力量实施重点突破,逐一倒排工期,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点、时限到天,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尽早发挥功效;对达到施工图设计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对拟建、在建和已完工项目,加快落实进度、质量、资金等相关工作。切实组织做好搬迁避让工作,按照“州级统筹、县级负总责、乡镇落实”工作要求,加强对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统筹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采取与危旧房改造、生态移民、乡村振兴等项目相结合方式,切实抓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的实施,确保下达的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落到实处。

(四)积极实施好国债项目。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时承诺的审批手续预计办结时间,加快前期勘查可研设计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承诺的时间开工建设,并紧盯各时间节点,制定整体工作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严格遵守关于国债资金使用和监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盯紧盯牢增发国债资金全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

(五)强化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应对。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业主和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依法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义务,落实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地质灾害防治要求贯穿工程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依法落实业主和建设单位的防灾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责任。

 

附件:1.怒江州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清单

   2.怒江州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清单

 

 

附件1

 

怒江州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清单

序号

隐患点名称

1

泸水市洛本卓乡托拖新村泥石流

2

泸水市洛本卓乡洛本卓街金满河泥石流

3

泸水市洛本卓乡子竹村旺普叶水电站流域滑坡

4

泸水市古登乡干本村马俄河泥石流

5

泸水市古登乡古登街古登法庭泥石流

6

泸水市古登乡古登河泥石流

7

泸水市古登乡加夺马村尼各组、五底甲组滑坡

8

泸水市古登乡亚碧罗村罗乃崩塌

9

泸水市古登乡念坪村托表克崩塌、滑坡

10

泸水市称杆乡称杆完小危岩

11

泸水市称杆乡恩感思洛泥石流

12

泸水市大兴地镇听命河泥石流

13

泸水市大兴地镇团结村老大兴地滑坡

14

泸水市大兴地镇卯照村维拉罗滑坡

15

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泥石流

16

泸水市大兴地镇鲁初罗滑坡、哈古都滑坡

17

泸水市大兴地镇木楠村阿尼布滑坡、泥石流

18

泸水市六库街道石缸河泥石流

19

泸水市六库街道苗干山完小崩塌

20

泸水市六库街道小沙坝阿亚洛河泥石流

21

泸水市上江镇丙贡村大墩子街泥石流

22

泸水市上江镇付坝村下派赖、坪子寨组滑坡

23

泸水市上江镇蛮蚌河泥石流

24

泸水市老窝镇老窝街老林站崩塌

25

泸水市老窝镇云西村大白树滑坡、杨家寨崩塌

26

泸水市老窝镇老窝河泥石流

27

泸水市鲁镇三河村古炭河、六林湾子泥石流

28

泸水市片马镇政府驻地滑坡

29

泸水市片马镇端奖抵边安置点不稳定边坡

30

泸水市老窝镇银坡村9组崩塌

31

泸水市六库街道老窝河口崩塌

32

泸水市老窝镇松茅沟泥石流

33

泸水市六库街道丙舍坝桃源居安置区崩塌

34

泸水市古登乡加夺玛欧本下邓组崩塌

35

福贡县马吉乡马吉街道安置点泥石流

36

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嘎当底安置点泥石流

37

福贡县马吉乡旺基独村伙都独安置点泥石流

38

福贡县石月亮乡咱利河泥石流

39

福贡县石月亮乡依陆底安置点泥石流

40

福贡县鹿马登乡中学泥石流

41

福贡县鹿马登乡拉马得安置点泥石流

42

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完小崩塌

43

福贡县城上帕河泥石流

44

福贡县上帕镇腊吐底河泥石流

45

福贡县城江西片区易地扶贫安置点泥石流

46

福贡县上帕镇国门中学滑坡

47

福贡县上帕镇腊竹底村巴吉古、施底村古明底泥石流

48

福贡县上帕镇腊竹底河泥石流

49

福贡县上帕镇拉甲木底河泥石流

50

福贡县上帕镇木古甲新村泥石流

51

福贡县上帕镇依块比安置点泥石流

52

福贡县架科底乡政府驻地滑坡、泥石流

53

福贡县架科底乡南安建村滑坡

54

福贡县架科底乡干下壳泥石流、滑坡

55

福贡县子里甲乡河泥石流

56

福贡县子里甲乡架木树子沟泥石流

57

福贡县子里甲乡完小东侧崩塌

58

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指挥田安置点泥石流

59

福贡县匹河乡民族中学崩塌、滚石

60

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村滑坡

61

福贡县匹河乡普洛村委会滑坡

62

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五湖安置点崩塌泥石流

63

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村知子罗安置点滑坡

64

福贡县匹河乡匹河泥石流

65

福贡县马吉乡马吉街道安置点泥石流

66

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嘎当底安置点泥石流

67

福贡县马吉乡旺基独村伙都独安置点泥石流

68

福贡县石月亮乡咱利河泥石流

69

福贡县石月亮乡依陆底安置点泥石流

70

福贡县鹿马登乡中学泥石流

71

贡山县县城后山滑坡

72

贡山县县城城南区滑坡

73

贡山县茨开镇牛朗当滑坡

74

贡山县捧当乡吉木斗滑坡、泥石流

75

贡山县丙中洛乡中学滑坡

76

贡山县捧当乡永啦嘎村五组滑坡

77

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村孟底组崩塌

78

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村滑坡、泥石流

79

贡山县独龙江乡迪政当熊当泥石流

80

贡山县普拉底乡腊咱底腊早河泥石流

81

贡山县茨开镇丹珠河泥石流

82

贡山县茨开镇思姑后山滑坡

83

贡山县普拉底乡咪谷村咪谷组集中安置点泥石流

84

贡山县丙中洛镇丙中洛村打拉河泥石流

85

兰坪县金顶镇七联村练登沟泥石流

86

兰坪县金顶镇福坪村蝴蝶场泥石流

87

兰坪县金顶街道拉达箐泥石流、崩塌

88

兰坪县金顶街道金凤泥石流

89

兰坪县翠屏街道石头箐泥石流

90

兰坪县翠屏街道干竹河村上干竹组滑坡、泥石流

91

兰坪县啦井镇啦井村急坡街塌陷、滑坡、泥石流

92

兰坪县啦井镇新建村松坪小组滑坡

93

兰坪县啦井镇新建村小川箐1组泥石流、滑坡

94

兰坪县营盘镇营盘街滑坡群

95

兰坪县营盘镇拉古村委会亚吾板滑坡

96

兰坪县营盘镇风塔村江边二组滑坡

97

兰坪县营盘镇小桥村温登滑坡、崩塌

98

兰坪县营盘镇小桥村松登崩塌

99

兰坪县营盘镇新农村4、5组滑坡

100

兰坪县兔峨乡大华新村1#、2#滑坡

101

兰坪县兔峨乡迤场村迤场滑坡

102

兰坪县兔峨乡扎局村亚吾地集中安置点滑坡

103

兰坪县兔峨乡兔峨村兔峨河泥石流

104

兰坪县兔峨乡果力村果力河泥石流

105

兰坪县兔峨乡迤场拉巴一井滑坡

106

兰坪县兔峨乡腊马登村基独河泥石流

107

兰坪县兔峨乡扎局村腊斯地崩塌

108

兰坪县中排乡政府驻地滑坡群

109

兰坪县中排乡小龙村滑坡

110

兰坪县中排乡烟川村木瓜邑滑坡

111

兰坪县中排乡中排村牛马大箐泥石流

112

兰坪县中排乡克卓村克卓组滑坡

113

兰坪县中排乡怒夺村双咪地崩塌

114

兰坪县石登乡车邑坪村滑坡

115

兰坪县石登乡回龙村川箐1组滑坡

116

兰坪县石登乡江门口安置点滑坡

117

兰坪县石登乡大竹箐村你地泥石流

118

兰坪县石登乡石中坪村马甲泥石流

119

兰坪县石登乡三角河村三角河小箐崩塌

120

兰坪县石登乡集镇小箐门滑坡

121

兰坪县石登乡大竹箐村海里枯鲁滑坡

122

兰坪县通甸镇下甸村青甸湾泥石流

123

兰坪县通甸镇大板场移民新村泥石流

124

兰坪县通甸镇金竹村金竹房滑坡

125

兰坪县河西乡共兴村共兴庄子泥石流

126

兰坪县河西乡共兴村三家沟泥石流

127

兰坪县河西乡共兴村四十里箐泥石流

128

兰坪县河西乡河西村三岔河泥石流

139

兰坪县河西乡联合村啊贺已滑坡

 

 

附件2

怒江州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清单

序号

隐患点名称

1

泸水市石缸河锡钨矿区滑坡、泥石流

2

泸水市自把铅矿滑坡、泥石流

3

泸水市上江镇中和硅矿和林青凯大理石厂探矿区的弃渣将引发的泥石流

4

泸水市老窝河谷支嘎登板岩采石场滑坡、泥石流

5

泸水市老窝水泥厂采石区滑坡、崩塌

6

泸水市六库镇小沙坝阿亚洛河沿线采石场滑坡、泥石流

7

泸水市六库镇段家寨普通建筑用粉岩矿采石场崩塌

8

贡山县双拉大理石矿区滑坡、泥石流

9

贡山县昌娃、罗坡、龙真、格咱等锡矿滑坡、泥石流

10

兰坪县金鼎锌业公司铅锌矿区滑坡、塌陷、泥石流

11

兰坪县干竹河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滑坡、崩塌

12

兰坪县通甸镇青甸湾铅锌矿矿区滑坡、塌陷、泥石流

13

兰坪县通甸镇菜籽地铅锌矿矿区滑坡、塌陷、泥石流

14

兰坪县通甸镇福登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区滑坡、崩塌

15

兰坪县通甸镇下甸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区滑坡、崩塌

16

兰坪县中排乡李子坪矿区滑坡、泥石流

17

兰坪县中排乡小箐铁矿矿区滑坡、塌陷

18

兰坪县中排乡猴子箐铜矿卓补矿段滑坡、泥石流

19

兰坪县中排乡木瓜依铅锌多金属矿勘探滑坡、泥石流

20

兰坪县河西乡安花落山铜矿滑坡、泥石流

21

兰坪县河西乡核桃箐铜矿泥石流

22

兰坪县河西乡河东石膏矿滑坡

23

兰坪县河西乡天生桥石膏矿滑坡

24

兰坪县啦井镇盐矿滑坡、塌陷、泥石流

25

兰坪县石登乡秦归山铜矿滑坡、泥石流

26

兰坪县石登乡小格拉矿区泥石流

27

兰坪县石登乡小格拉铜矿勘探不稳定斜坡

28

兰坪县石登乡华昌山铅锌银矿滑坡

29

兰坪县兔峨乡西布铁矿泥石流

30

兰坪县兔峨乡贺别叶铁矿泥石流

31

兰坪县营盘镇麻地箐铜矿滑坡、泥石流

32

兰坪县营盘镇大板凳铜矿泥石流

33

兰坪县营盘镇宝塔铜矿泥石流

34

兰坪县营盘镇科登涧铜矿勘探滑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