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人民政府

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怒江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浏览:0  来源: 作者:  语音阅读正文


索引号
015279139-2017-138614
发文机构
怒江州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怒政发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文      号
怒政发〔2017〕8号
发文日期
2017-01-28 11:56:00

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怒江州全民健身实施

划(20162020)的通知

 

怒政发〔20178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现将《怒江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怒江州人民政府

2017124

 

 

怒江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保障。为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云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结合怒江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以下简称为七彩工程)为抓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逐步形成,以三纳入为标志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切实落实;争取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和中央资金达9176.59万元,建设完善了 71.4%的乡(镇)、84%的行政村、60%的自然村的公共体育基础场地设施;建设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共6个,培训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多人,建成州级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点,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达88%;打造本土全民健身活动品牌飞渡怒江过溜索表演赛”“怒江州傈僳阔时节民族射弩争霸赛等;组织青少年阳光体育”“金顶白族二月会”“普米情人节等活动;开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射弩、过溜索、爬竹竿、扳手腕、荡秋千、拦腰撞、背米接力赛、背仙女接力赛等传统体育活动和篮球、健身气功、太极拳(剑)、气排球等球类项目活动,积极推进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民族健身操(舞)、健身气功、气排球等健身活动。举办怒江州第十三、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怒江州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怒江州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等赛事,取得历史性突破。参加第九、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2015年云南省民族射弩锦标赛,在第九届、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我州射弩运动员获得佳绩。

我州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其他州市相比还较为滞后,仍存在全民健身事业城乡(镇)、村组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渠道单一、标准较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及开放步伐与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全民健身对健康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快健康怒江建设,促进全面建成小康。

(二)发展目标

实现全民健身事业与怒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共进、融合共通发展。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为抓手,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完善覆盖乡村的设施设备、组织活跃、活动多彩、管理高效、保障有力的怒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保障各族干部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基本实现全州县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健身消费水平明显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主要任务

(一)发挥全民健身繁荣文化、维护稳定、提升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1推动大众体育健身更加普及化。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到21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7.5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5%以上。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人群体质监测工作,积极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及以上水平的人数比例超过88%,优秀标准人数比例超过18%

2推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多样化。积极开展以民族健身操(舞)、健身气功、民族射弩项目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并向乡镇(社区)、学校深入推广。认真做好以民族射弩为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规范管理工作。

3推动体育健身组织体系网络化。大力培育发展体育类社会组织,实现社会组织数量明显增加,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向政事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方向发展。定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获得资格证书的总人数达1600人以上。壮大基层体育组织,形成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站)、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服务人员环环相接的全民健身组织链条。

    (二)发挥全民健身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绿色、生态、环保新业态的积极作用

1推动健身场地设施覆盖普遍均等化。全州力争建成一个民族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县(市)、乡(镇)、行政村体育基础健身设施确保100%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体育基础设施确保覆盖70%。建设城区15分钟健身圈。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到2020年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满足群众体育健身设施需求。

2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更加合理化。公共体育设施由建设向管理、维护、开放转变,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80%以上。

3推动全民健身服务逐步社会化。依托互联网+”技术推进健身服务新业态,扶持体育社会组织,极力开发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产业服务圈建设,居民体育消费规模和水平明显提高。

四、主要措施

(一)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完善怒江州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科学化。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规划,合理安排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新建居住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不得挪用或侵占。加强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与体育设施功能衔接。全面拓展乡(镇)、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站体育服务功能,积极发挥基层综合文体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 

    2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均等化。与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略相结合,至十三五末,新建怒江州游泳馆1个、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个、体育场3个、可拆装游泳池2个、民族射弩馆3个、乡(镇)健身设施15个、行政村健身设施75个。城市市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笼式足球场6个。为城市社区、乡(镇)农村配置75套全民健身路径。兰坪县桃树湖综合高原水上训练基地1个、30户以上自然村体育健身设施485个。实现县、乡(镇)、行政村基础公共体育设施显著提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15分钟健身圈。因地制宜,突出特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新建一批适应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体育场地设施。

3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日常化。完善县(市)体育场(馆)和乡(镇)、学校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促进全州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公共体育设施应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免费开放,试点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向学生免费开放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馆在特定时间向社会免费开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更新,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 

(二)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工程,完善怒江州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服务体系

1推进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社会化。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推动其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培育和发展枢纽型、人群型、项目型体育社会组织,继续强化以体育总会为代表的枢纽型体育组织建设,推进单项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培育和发展体育协会等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指导高效、富有活力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体系。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大力支持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和发展,培育多层次、多文化、不同规模的全民健身团队,推动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参与式管理,形成多元联动格局。

2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服务长效化。在全州晨晚练辅导站、老年体协、单项体育协会、已配建的全民健身工程等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全覆盖,形成横坐标,将州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形成纵坐标,交叉联合、互相呼应,形成服务区域网格化。用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引领作用,建立和完善县(市)、乡(镇)、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严格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和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重点培训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太极拳(剑)、民族射弩、健身气功、民族健身舞(操)等社会需求大、覆盖人群广的运动项目专业指导和志愿服务人员,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人员开展义务健身辅导,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推进健身指导服务便民化。依托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平台,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居民健康状况研究、居民体质测定标准、居民体质监测制度,用好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定期向社会公布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发挥体育部门在全民健身中的积极作用,组织专业人员进入乡(镇)、行政村(社区),推广简便易行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推广科学实用的健身方法与运动处方。加强体医结合,将全民健身纳入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治发展规划。

(三)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完善怒江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服务体系

    1推进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化。组织开展与旅游、文化、教育、商贸相结合的群众性体育竞赛、展示活动,促进体育、旅游、康体养老服务等行业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怒江品牌体育赛事和特色体育活动。打造和提升怒江傈僳族阔时节民族射弩争霸赛”“傈僳族阔时节登埂澡塘会”“飞渡怒江过溜索表演赛”“普米情人节”“金顶白族二月会”“怒族仙女节等品牌赛事活动,在全民健身日、重大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组织、策划具有群众性特色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举办好体育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青少年运动会、老年人健身大会、残疾人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竞赛活动,举办全省民族射弩邀请赛,力争将福贡县全民健身杯篮球赛申报为县级篮球赛参赛队和比赛场次最多、比赛历时最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2增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地域、民族特色化。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积极开展以民族射弩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并针对不同区域广泛开展篮球、气排球、乒乓球、门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

3推进各类人群健身活动发展多元化。 发挥县城、街道(社区)晨晚点、乡(镇)文化站、村委会等平台作用,发挥州老年人体育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及州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组织引领作用,带动城区、农村、职工、老年人、妇女、幼儿、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民族健身操(舞)、健身气功、健步走、篮球、气排球、射弩等健身活动。 

    4推进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多样化。保障学生在校的体育场地和锻炼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构建从小学、中学(高中)相互衔接的课余训练体系,广泛动员、组织参加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形成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所、省级特色学校40所,经常参与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800人,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达到600人。每年建设1块校园足球场地,形成怒江特色的校园体育活动之一。

(四)建设互联网+全民健身平台,打造怒江全民健身服务新业态

1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体系集群化。围绕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与文化、医疗、教育、旅游相结合,相互带动,共同发展,推进康体结合、体旅结合,打造康体运动、康体医疗、健身休闲项目品牌,着力开发以体育赛事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健身休闲旅游、民族体育旅游为特色的体育旅游系列产品和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的山地型、水上型、绿道型体育休闲产业项目。积极扶持体育健身休闲场所运营和体育健身休闲用品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     

2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业逐步市场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和健身休闲设施规划建设,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以全民健身培训业为突破口,发展具有怒江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产业。 

五、工作保障

(一)组织保障

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州人民政府按照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分配、工作监督评估和协调跨部门联动;体育等各相关部门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并在顶层设计和工作落实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在日常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方面发挥作用。

各级各部门应建立完善全民健身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全民健身督促、落实、检查长效工作机制。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及时解决推进实施计划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纳入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二)经费保障

州人民政府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根据当年全民健身工作需要据实列入州级财政预算,确保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州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根据《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州财政和审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捐赠和赞助全民健身事业,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宣传保障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作用,搭建互联网+”宣传平台,普及体育健身知识与科学健身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逐年增长。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民族传统节庆和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等时间节点,宣传媒体要积极介入,挖掘鲜活典型,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报道,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格培养、传播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贡献力量。挖掘有一定影响力、乐于助人、具备相应素质的全民健身活动明星和团队领军人物,以榜样的力量塑造人、教育人,激发人们参与全民健身服务的热情。

(四)法制保障

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治体、依法行政,依照《全民健身条例》梳理全民健身领域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保障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规定。逐步建立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开展全民健身领域执法和检查工作。加强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监管,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人才保障

加大对基层全民健身工作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监测人员、健身志愿人员、健身服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增强服务大众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培养指导少数民族体育、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和健身气功、民族健身操、射弩、篮球等群众参与面广、需求量大的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重点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的培养工作,依托民族射弩协会强化我州民族射弩项目人才储备。加强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举办足球、健身气功、田径、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管理培训班。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六、组织实施

(一)在州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州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实施本计划。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计划,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会同相关部门和团体共同组织实施。

(二)对全州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三)州级体育主管部门牵头并负责《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具体实施,并不定期对县级部门进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