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2025年6月3日12时00分继续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受持续降水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Ⅱ级),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请注意防范。”6月3日中午,泸水市多个村寨的“大喇叭”响起,通过应急广播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汛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
5月24日以来,怒江州出现连续降雨、局部暴雨天气。面对严峻的防汛减灾形势,怒江州广播电视局闻“汛”而动,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一平台+多终端”的应急广播体系,开展辖区点对点播报气象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无死角”,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记者了解到,进入汛期以来,全州广电部门积极对接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托应急广播平台,通过“及时播和定时播”两种方式,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在定点区域播发预警信息。5月份,全州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86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不同群体和区域,应急广播实施精准化信息传递。从暴雨预警到地质灾害风险提示,从避险路线到自救知识,广播内容涵盖防汛方方面面,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傈僳语、白族语、独龙语等双语(民语)播报,确保信息“声声入耳”。
受强降雨影响,5月31日上午,独龙江境内电信联通信号暂时中断,针对这一情况,贡山县广电局及时指导乡镇通过移动大喇叭喊话疏散群众撤离事故点,为防灾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入汛以来,州广电局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对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运行管理和播放终端使用维护等情况进行督查,督促落实农村应急广播相关工作,确保汛期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安全畅通。同时,加大巡护巡检力度,及时处理应急广播终端故障,确保了应急广播、户户通、村村响等广电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了气象应急信息及时准确发布。
据悉,怒江州高度重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创新建成全省首个北斗应急广播指挥平台,全州共建成1个州级平台、4个县(市)级平台、31个乡(镇)级前端、300个行政村级前端,3017个主动发布终端(20户以上自然村100%覆盖)。
州广电局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部门协同,优化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发布联动机制。加强对全州应急广播系统管理使用与终端维护,最大程度确保终端在线率,进一步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并常态化开展应急避险科普知识宣传,有力服务全州防汛救灾工作。